在筹备婚礼的准新人们都知道结婚的习俗数不胜数,但提亲这个古老的风俗一定是要的,男方家亲自上门向女方提亲表示了男方家对女方家的尊重。提亲又是一件麻烦事。比如上门提亲怎么开口、上门提亲送什么合适,都是一些令新人们头疼的事情。今天小编来分享一下北京上门提亲拿什么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哦。
一、北京上门提亲都拿什么
(一)礼金
男方提亲之前要主动问女方的看法及意见,如金额大小,是否收聘礼等,之前就一定要商量好,否则会有很多麻烦。聘金分为大聘(大聘金额:20-数佰万都有)及小聘(小聘金额:0-100多万都有),一般来说是收小聘退大聘或送房子不给聘金,根据各地风俗略有不同。
要确定聘金是否已包含喜饼及其他各项礼俗支出(例如舅公礼、梳妆礼、脯娘礼、压桌礼、厨师礼、开车门、礼点烛礼、端菜礼等等)还是这些钱已经包含饼钱和所有礼俗用品及订婚仪式中所须的12个红包在内?饼数也应该不用当天讲,只是讲个大概。最后还要确定的是聘金呈现方式是支票、现金、还是空红包。当然最终还是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而定,有些地区提亲是可以不带礼金的。
(二)礼品
提亲这个古老的风俗一定是要的,男方家亲自上门向女方提亲表示了男方家对女方家的尊重,上门所带礼物一定要是双数,像是烟酒、糖果、糕点、红枣、莲子、甜的东西(不限种类)、圆型的蛋糕(代表事情能圆圆满满)、苹果礼盒表吉祥喜气等等。
提亲的礼物要比平时去家里做客的礼物贵重一些,最好能够有一定体积,种类多一些,看起来丰富一点。送礼之前既要考虑准岳父的喜好又能兼顾准岳母的喜好,最好是能够事先跟另一半仔细商量一下选择什么样的礼物,她比你更了解她的父母。这样就能做到够投其所好,事情顺利一点,大家都高兴。
最后女方一定要准备回礼,让男方走的时候可以带走,这样表示礼貌。
上门提亲需要准备好哪些东西?提亲需要准备的东西不算很多,主要就是包含了礼品和礼金两个部分,当然,最终要如何来完善礼品礼金的内容,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的经济条件来看。
二、北京婚嫁规矩
提亲
提亲时男家向女家求亲,是男家委托本家(北京话称族人为“本家”)、亲戚和友人向希望联姻的女家求婚。那时社会上还有种人乐于为人“说媒”,北京人称此种人为“爱喝冬瓜汤的”,这种人不同于“拉纤儿的”, 他们一般不取酬金,只受结婚双方赠送礼品而已。这类说媒者不限于女性,也有男性,所以不能说这是“三姑六婆”中的一婆。这些人大多数活动于汉族人家,在旗人家里吃不开。因此那时北京人的婚姻介绍分为两类,一是男方委人向女方求婚,一是媒人为双方拉线。
打听
“打听”用于说亲在北京话里已成专用的词,意思是调查了解对方的实际状况。亲上做亲的和友谊密切的家庭互相联姻,由于彼此了解深,所以容易决定。彼此素不相识或间接相知而乏来往的,由于缺乏了解,所以为了决定就必须打听。
相看
“相看”又称“相(xiāng)亲”,笑话常出在这里。那时候没有舞厅、歌榭、电影院,没有晚会、舞会、联欢会。男人们终日不离职场,女子们闭门家居。本家、亲戚、友人平日很少相聚,年节拜贺只是略坐片刻,点到尽礼而已。人们相聚的良机只有“行人情、出份子”,北京人常说:“咱们大棚里见”,就是说在族人戚友家办婚丧寿事时在“大棚”里见面。于是大棚里也就成了相亲的场所,而且是主要的场所,是人们认为最合适的场所。
另外还有次要的场所,就是逛庙逛什刹海荷花市场等处。东城的隆福寺为东庙,西城的白塔寺和护国寺为西庙。每月逢期开庙,百货杂陈,并演小戏杂耍,城内和近郊居民皆至,而且是男女老幼都可逛庙。再有就是什刹海,称为荷花市场,五月初一开,七月十五闭,是男女老少齐至之所。至于逛厂甸儿游二闸等,因时日暂短,更属次要。
合婚
经过相看,如果双方皆认为可以考虑,就进行下一步——合婚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来源甚久,自古以来影响极大。北京人在合婚前,双方互换“八字帖儿”。即在一张红纸上写清该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,以干支记,于是构成八个字。收到对方的八字帖儿,拿到命相先生处去合婚。合”的内容首先是看男女双方八字儿相合与否,至少是决不相克,起码要保持互无相损之处;最理想的是女方生来带着“帮夫运”。
然后还要确定对父母及近亲长辈有无妨碍。经命相先生批示,将婚姻列为“上等婚”、“中等婚”、“下等婚”。评为上等的,两家必然高兴,毫不犹豫地进行下去。评委中等的,大多经过研究而后决定。评为下等的,大都作罢,不再进行。
北京婚礼的第二步:放小定、放大定、过礼、通信、过嫁妆。
放小定
合婚后认为可以做亲,就要“放定”。放定有放小定和放大定。放小定时,男家事先必请本家和戚友,从族人或姻亲中请出一位丈夫和子女俱全的长辈妇女到女家“下定”。放小定的定礼为男方向女家赠送首饰,如戒指、耳环、镯子等物。将这些礼品装在带红色喜字的玻璃匣中,用粉红色包袱皮包着,送交女方,大多由媒人陪同前往女家。此日男女两家皆举行宴会,本家和亲友欢宴竟日,道贺道喜礼成后始辞去。
放大定
放大定也就是“过礼”,男家在准备放大定过礼前数日,首先要购买白鹅成对(那时市上鸡鸭店出售颈部和背部染着粉红色的白鹅,专为过礼而用)养在家中。到喜鹊铺去讲“鹅酒台儿”,台儿数可多可少,总得是双数。台儿为木制,上着金黄色大漆,彩画花卉和凤凰。所谓台儿,是个立式盒子,上有梁,用红色杆子穿着二人抬行。大多自六台儿始,一般为八台儿,还有更多的。以鹅和酒为主。鹅置于红色木笼中,放在台儿上。酒置于坛子里,放在台儿上。其他则为衣服、饰物、食物,分别放在台儿上。
衣服种类多而数量大,单、夹、皮、棉、纱俱全,色彩尽皆鲜艳,以红、粉、绿为多。饰物自耳环、戒指、镯子等以至于梳两把儿头用的各种发针和偏方儿等俱全。饰物置于喜字盒内放在台儿上。食物有大饽饽和各式满汉糕点,有猪腿和羊腿,有茶叶。有的还用红纸包两只藕,放在食盒中,还必须有苹果、柿子、桂圆。苹果谓“平平安安”,柿子谓“事事如意”,枣谓“早生贵子”,栗谓“利子”,南方籍的人以桔为“吉利”,桂圆为“圆满”。原来放大定与过礼分开进行,后来合二为一以图简便。再后来,将“通信”之礼也并入放大定之内了。通信是双方决定结婚日期。

“过嫁妆”与“过礼”并无大差别,只是因为嫁妆比定礼多,声势自然加大,显得比过礼热闹。嫁女儿之家以准备嫁妆为大事,颇费资财,虽说量力而行,但多图体面而尽力求丰。嫁妆以“台”论。台数不定,以十二台为最简,十六、二十四、三十二为中等和较丰,够六十四台已甚丰,到一百二十台的即属罕见了。衣着类极丰,自鞋袜至内衣衬裤,旗袍、坎肩、马褂等单、夹、皮、棉、纱齐备。首饰也是重要的一项。此外则为室内陈设,如帽筒、帽镜、座钟等等。
北京婚礼的第三步:迎娶、响房发轿、娶亲送亲、扶轿杆儿。见面分大小、吃酒开箱、拜客、回门。
响房发轿
北京汉人家有响房之举,即在过嫁妆的那天下午,也就是迎娶的前一天。将近黄昏,这时男家的本家亲友群来道贺,吹鼓手金鼓齐鸣,吹打大作,称为响房。届时吹鼓手在喜房门前排成两列,鸣鼓响锣,震耳欲聋。
北京人家迎娶通常用一顶花轿和一红轿、一绿轿共三顶轿,在轿前排行的卢簿是旗、锣、伞、扇,还有金瓜、钺斧、朝天镫,此时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随轿而行,(新娘的轿子是放着轿帘的,娶亲和送亲的轿子则打开轿帘而不放下)。开道锣领先,牛角灯居次,然后则为旗锣伞扇各类执事。上轿前还有一些习俗,例如娶亲太太等新娘坐入轿内后,用簪子挑新娘额前上方头发梳成一个小髻,插上红绒花,并戴上盖头。女家给新娘一个苹果拿在手中,将另一苹果放在轿底,谓之“平平安安”。这时男家将“离娘饭”送给女家收下。女家准备一对小瓷饭碗和两副红色筷子,系以红绳,称为“子孙碗筷”,交到男家,供吃“子孙饽饽”和“长寿面”之用。
喜轿到门后,抬入院内,要从燃着的炭盆上抬过,喜轿过了火盆后抬至喜房门前,新郎将新娘的盖头掀开,随即“拜天地”和“坐帐”。
拜天地
新娘与新郎同拜天地,共饮交杯,然后按亲疏远近而行见面礼。先拜本家长辈,次拜姻亲长辈,依次而行礼;平辈也互相见礼。这就是常说的“见面分大小”。接着就有女家来人到男家“吃酒”。照例由新娘的姨母婶母和姐妹等人共赴男家吃酒,男家招待,但仅坐席而不饮不食,一上汤,立即“放封”,告辞而去,实即尽礼而已。“封”是一个红纸封套,内装赏银,只要一上汤,立即掏出这个红封套放在桌面上,同时告辞,主方此时决不挽留,因为这是礼仪的规定,不同于一般的请客吃饭或拜亲访友。这时男家设席招待娶亲太太,坐席上首只摆一椅,请娶亲太太“独坐”,以为酬劳。
坐帐
传统婚俗有句话叫“新婚三日无大小”,也就是说婚礼那三天,大家都可以来闹洞房,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逗新娘子说话。
旧时女子都非常矜持,轻易不能随便与人交谈,那么她的任务就是“坐帐”。所谓“坐帐”,就是来到婆家,拜完天地后,被掺入洞房,在新房的炕上,找个墙犄角一坐,一言不发,一坐坐一天。这活儿看似简单,但实则辛苦。
吃酒
结婚次日早晨,新人夫妇同至厨房拜灶王爷,接着二人对父母和诸长辈叩首行礼,这时女家至男家会亲,男家设宴招待,这是正式的“吃酒”。男家设宴四桌,新郎父母在席前举杯致贺,并谢女家。新郎向每桌磕三个头(一跪三叩首),新妇不参与。女家人员大多只坐席而不饮食,男家将此四桌酒席送到女家去。也有新妇之母略进饮食的,新郎之母为新妇之母斟酒致贺,也是上汤就放封。北京人称新婚之母于结婚次日赴男家“吃酒”为吃“梳头酒”。亲家母吃酒后,多入新房对女儿说些教导之词,然后辞去。
女家来“吃酒”时,将衣料及其他诸物装箱送至男家。吃酒完毕,即行“开箱”之仪。女家送来的箱子里装的大多是衣料、鞋袜、化妆器、文具等物,“开箱”后,将物品分赠男家诸人,这是新妇初入夫家时带来的赠品。
回门
婚后四日或六日“回门”,新妇回娘家(归宁)。新郎与新娘二人来到女家后,先拜女家祖先,次拜长辈,平辈互相请安。中午由女家盛宴招待,尽欢而散。这是新妇婚后第一次回娘家,新郎饭后先回自己家,新妇后回去。“回门”以后,新郎之母率领儿子和儿媳乘轿车去“拜客”,亦称“谢客”。自族人(本家)始,从姻亲到友人,以及参与此次婚礼的诸家,一一登门拜谢。轿车上有人持红毡,每至一家,进门就叩首,因亲友众多,拜客要连续数日,叩首不计其数,辛苦异常。
住对月
这时已近婚后一个月了,就要“住对月”,即婚后一个月,女家携礼品至男家接新妇归宁。住对月只是新妇一人回娘家,其夫并不同往。婆婆规定住娘家的日限,以十二日为一般日数,少有多于或少于十二日的,新妇依其婆婆所规定的日限在娘家居住,这已是婚礼的最后一幕,也是全剧的大尾声。
三、男方提亲怎么说
男方提亲怎么说之注意语气
一般来说,我们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多听听长辈们说的话。这个时候我们说话也好,听话也好,也要保持一定的矜持度,要注意听大家说的什么,这后自己在跟长辈说话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。说话时要注意平和,语气也不要太快,不要抢着去说什么,多听听长辈的意思。
男方提亲怎么说之面带微笑
当我们在向长辈传达一些自己的想法的时候,不管说什么事情,一定要记得脸上带一些微笑,说话的时候不要太重,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脸色。同时在说什么话的时候,要注意说话要一字一句的讲明白自己的意思,当我们面带微笑跟别人讲话的时候,也会传达给对方一种放松的状态。
男方提亲怎么说之穿戴要整洁
当我们在跟女方的家长讲话的时候,最好是站起来再跟对方讲话,同时要是穿得比较整洁的话,那么坐的时间久了,衣服的扣子地方肯定会有一些褶皱,所以我们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,在站起来的那一时间,可以顺手把自己给衣服顺手捋一下。这样在说话的时候,也显得我们特别的整洁、干净。
男方提亲怎么说之注意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
当两方家长商定好相关事宜之后,那么我们在听家长讲的时候,如果说有讲到自己需要哪些事宜的时候,我们要是有哪些想法,可以在当场说一下,也能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,但要注意表达方式要轻松,放松才行。
看了小编的分享,准新人们是不是知道了该怎么做呢?提亲只要做足了功课,就不会手足无措了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前跟对方父母沟通好,让对方父母知悉关系,如果在当天给对方父母一个措手不及那就不好啦。
本文来源:婚嫁攻略--北京提亲要准备什么礼品,北京定亲女方准备什么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ingganshe.com/hunjia/4219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
